何誠 攝

逛書展人數較少的一天 攝影 何誠

上海從來不缺高冷精致的文藝展覽。但書展不同,它是一項能吸引老少婦孺全民出動的文化活動。

事實上,上海不是唯一一個舉辦書展的城市,在廣州、南京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書展,但就像此前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傅傑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, 我去過的各地的書展,像上海書展這樣,擁有這麼多熱情讀者的獨一無二 。

究竟,這十五年不間斷的熱情,因何而來?

一個聚會

何誠 攝

不僅是嚴肅書籍,通俗文學在上海仍受歡迎。當年,就是上海誕生瞭這本奇書 故事會,這本小冊子裡亦莊亦諧的故事可能承包瞭90年代全國人民的睡前閱讀空間和廁所閱讀空間。

上海市民對圖書的欣賞是多元化的 ,陸曉文說,但讀書讀報是一種集體習慣, 我記得,二十世紀初的時候,幾乎每一個弄堂口都有一個書報攤 。城叔略查瞭一下,2000年時上海弄堂約有2560條,而21世紀初上海的東方書報亭巔峰時期達到3000多傢。

這樣的城市氛圍,培養出一批上海作傢,孫甘露、王安憶、葉永烈等等,他們日後也成為瞭上海書展的主力軍,身體力行地操持會務,幾乎每年都出現在書展的講壇上。

一場建設

以去年的數據來說,參加2017上海書展的市民在一周內突破40萬人次。這熱鬧到什麼程度呢? 就算是去年轟動一時的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 ,在上海展出102天,也才吸引38萬餘人次觀展。

有人疑惑:不過是買幾本書,為何要花這麼大力氣?是網購和kindle不好用嗎?

其實,去書展可不僅是買書的事兒,更重要的是交流。

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說 上海書展的主角有兩個,一個是圖書、一個是閱讀活動 。在書展的一周內,大量著名作傢、文學學者、暢銷書作者齊聚上海,面向市民開展演講、圓桌論壇、簽售等多種層次閱讀活動。莫言、路內、劉震雲、畢飛宇、梁文道、董卿等等都是上海書展的座上賓。

這些活動相當密集,從2004年的170多場發展到今年的1150多場。活動太多,精力有限,很多讀者往往提前幾天開始做攻略 這次要參加哪些活動?遇上去不瞭的場次,豆瓣、微信上還有不少書展活動互助群。群裡成員相互說明自己能去的活動,以及想去但不能去的活動,再各自匹配。

除瞭讀者與作傢的單向交流,更重要的應該是當大量讀者、出版社、作傢、書籍聚集到一個空間後所形成的交流場域,人們在這裡瀏覽、展示、爭論,自發形成一種純粹的、濃烈的熱愛閱讀的氛圍。用一位前來逛書展的老大爺的話說 就算不買,看看也很高興 。

更多的來感受氛圍、接受熏陶的是小朋友。專門過來攝影的阿誠告訴城叔, 最專註的就是小孩子,幾乎都捧著書在看,就算我的相機離他們僅一米遠,他們也不理會我的拍攝 。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在這其中,上海書展不僅自身是一個公共文化空間,還扮演瞭一個城市文化的引擎的角色。

在2012年實體書店的集體寒冬,上海出臺瞭一系列政策扶持實體書店。次年,上海書展首次出現瞭 品牌實體書店街 ,邀請北京字裡行間、杭州曉風書屋、上海本地的鐘書閣等書店入駐,受到讀者歡迎。直到現在,設計感十足的書店街仍是書展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。

隨著大量書店升級為3.0模式 綜合性的文化空間,實體書店開始回暖。根據2017年數據,上海的實體書店密度僅次於北京,北京平均一平方公裡擁有實體書店0.41傢,而上海擁有0.38傢。書展將更多的閱讀活動、講座導入這些遍佈城市角落的實體書店,讓遠處的居民也能受益,一場閱讀的 燎原 也慢慢開始瞭。

今天的上海書展,得益於城市文化的歷史積淀,但它的誕生是因為變革。

實際上,上海書展是由滬版圖書訂貨會、上海圖書交易會、上海書市、振興中華讀書活動合並而成。21世紀初,這些活動都步入低谷。當時,中國的出版社經歷瞭改制重組的過程,各界需要更多面向全國的出版交流平臺。

振興中華讀書活動則是起源於1982年的一項群眾性讀書活動,由政府主導和推動,影響非常大,在20多年內覆蓋到3000多個基層單位和250萬人。這個活動是下沉到工會去執行的,當時上海有許多由工會集體組織的文化活動,職工寫作賽、朗讀賽等等。這些集體式的文化活動是那時的城市公共文化建設,也是聚成上海閱讀風氣的原因之一。

但隨著90年代下半葉企業重組、員工下崗潮、房產商品化的一系列變革,人們逐漸脫離以企業單位為中心的生活模式,這類以工會為載體的文化活動難以維系下去。

在新世紀,需要探索新模式的公共文化活動瞭。上海書展在這樣的背景下,成為上海書市和振興中華讀書活動的接班人,模式上予以變革,但承續的仍是上海的城市文脈。

一段文脈

何誠 攝

竹北產後月子中心書展,並不稀奇。為何獨獨上海書展能成為一種市民自發的文化聚會?這背後是這座城市關於書市、關於書更深厚的記憶。

我們來看一看改革開放後,上海第一次舉辦書市的情況。那是1979年,成年人識字率僅有65.5%。但為期四天的夜場書市就吸引瞭1.2萬名上海市民,銷售碼洋達到4萬元。而當時上海人每月平均工資是65元。此後的二十年間,大大小小的書市不計其數,最多時 上海書市 有50萬市民參加。

上海的閱讀氛圍一直是比較濃厚的 。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陸曉文告訴城叔, 海派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它的出版業與市民閱讀風氣 。

改革開放後,中國出版界大量引入外國名著, 當時在上海,一有世界名著要出售的話,是要排隊購買的 幾十年的老上海人陸曉文回憶到, 很多西方哲學類、社科類書籍在其他地方銷量一般,但在上海、北京的銷售量是最大的 。


為期7天的2018上海書展於昨晚落幕。

從2004年第一屆上海書展開幕,到如今已是第十五個年頭。

今年書展開幕前後,上海接連遭遇瞭兩場臺風,但這並未阻擋讀者的熱情。8月15日書展開幕當天,早上六點半已經有人在南京西路排起長隊。事實上,上海不是唯一一個舉辦書展的城市,在廣州、南京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書展,但就像此前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傅傑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,“我去過的各地的書展,像上海書展這樣,擁有這麼多熱情讀者的獨一無二”。

竹北推薦月子中心在這個空間,熊孩子不僅不熊瞭,還有點 深情 。他們將自己的感想寫在卡片上,留給上海教育出版社, 隻有好學,才能燃起真正的生命之火 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城叔,有位小朋友遞卡片時還害羞地說 等我走瞭你們再看 。

不少作傢也愛擠在場館裡。作傢葉永烈曾說自己幾乎年年到上海書展去逛,書展上可以聽讀者的反饋,又能與許多編輯交淡,他說 我的許多 下一部 的選題是在這種交流中產生 。

正如路內的評價 盡管會場有時候會顯得過度熱鬧,但人的社會價值總是在聚會中呈現得更淋漓盡致 有時候,定期的,閱讀總需要這樣的場所。

上海書展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公共文化空間,市民不見得真的買書,但總需要定期的,從亞馬遜上走出去、從獨自閱讀的房間中從出去、從安靜文藝的書店中走出去,到這場擁擠熱鬧的Party裡去。

上海憑什麼讓書粉買賬?

攝影 @魚竹北月子中心價格

何誠 攝

很大程度上,上海書展也是一場城市公共文化建設。它自誕生之出便由政府主導,並統籌書展的策劃、佈展、執行、資金來源(2016年以後市場運營加入),第一年書展便靠政府補貼瞭兩百萬元。

不難發現這些年上海政府極力將上海書展從區域推向全國,從中國面向國際。早在2006年,上海書展組委會秘書長親自前往江蘇、浙江兩地推介上海書展,試水出版長三角地區出版業的聯動合作。

兩年後,上海書展設置起瞭主賓省 邀請其他省市集中展示本地精品圖書,推動兩地文化交流。安徽、江蘇、浙江依次成為書展最早的三個主賓省。此後主賓省延伸至重慶、河北、江西、遼寧、貴州等地。

在政府力推下,上海書展基本是一帆風順地成長起來,2011年成功升級為國傢級書展。來的出版社和嘉賓也越來越豐富,最著名的英語圖書出版商 企鵝出版社入駐書展四年瞭,這是為數不多的國內書迷直接與外國出版商碰面交易的機會。今年不僅中國外文局加入,還設立有國學館,清代的古籍也毫不吝嗇的展示出來。

在自我壯大以後,上海書展逐漸顯示出溢出效應,開始反哺城市各處的文化空間建設。這幾年,它忙著在市內設立分會場,將閱讀空間從上海博覽中心一個點,拓展到城市的多處。

2014年上海書展開始聯合全市17個區縣的圖書館、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共同打造一系列閱讀活動。今年,書展分會場的數量擴大到100個,包括瞭區縣圖書館、農傢書屋、以及數十傢實體書店。用徐炯的話說 希望把更多的優質閱讀活動送到市民身邊,尤其是與農傢書屋的合作 ,偏遠郊區的市民平時想聽場講座,並非那麼容易。

今年書展開幕前後,上海接連遭遇瞭兩場臺風,但這並未阻擋讀者的熱情。8月15日書展開幕當天,早上六點半已經有人在南京西路排起長隊。

何誠 攝

帝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|竹北產後護理之家|竹北產後護理之家推薦


arrow
arrow

    deeshaslope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